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天,我是一名管护员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④

时间: 2025-05-19 04:54:00
巡护巡查。
巡护途中偶遇岩羊群。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杨红霞 摄

本报记者 杨红霞 张多钧 才贡加

2025年5月15日,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我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青阳沟管护站女子管护队的一名管护员。

早晨8时到达青阳沟管护站,领队才让什吉告知要去大红沟巡护,并递给我一件印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字样的红马甲。

这件红马甲,就是我作为生态管护员的“体验卡”。

青阳沟管护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在管护站有一支62名女性组成的女子管护队,这个今年刚刚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的团队,会有怎样的故事?

巡护5人组乘车前往大红沟。路是乡道,车是皮卡,弯弯曲曲的乡道两旁是染上绿意的草原,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牦牛在渐绿的草地上自由自在,旱獭在经过冬眠后也出来觅食,享受着夏日的暖阳,远处是一片片墨绿的松林,高山秃鹫在天空盘旋。

“不敢想这里的夏季会有多好看。”这样的场景让我内心忍不住发出感叹。车内几个人聊着家长里短,眼睛却始终在四处打量。

一个多小时后,队友杨忠指着对面的那座山:“快看,是岩羊!”

当我还在四处寻找岩羊的影子时,她们说四五只岩羊已经跑进了树林。

茂密的松树林是很好的隐身处,心想要发挥我5.0的视力。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简单,算不上一名合格的生态管护员。

转个弯的功夫,车又停了,她们又发现一大群岩羊。而我在用肉眼观察无果后,只能借助望远镜。

一大群岩羊在陡峭的山壁上,和山壁融为一体,而她们能精准地捕捉到,我想这是经年累月巡护路上积累的经验。

没一会儿,没路了只能步行巡护。大家随意走着,说说笑笑,沿途有不规整的铁丝网,整理一下;看到岩羊的尸体,上前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指着对岸的大山告诉我那边放了几个红外相机……才让什吉说这些都是巡护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她们有时还会带着钳子,遇到小问题现场修理。

一路走过去,我发现很少能看到垃圾,才让什吉说这几年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很少有随地乱扔的现象了。

森林草原防火、林木病虫害监测、动物疫病监测是管护站工作的重点,因此夏天涉水、冬天踏冰对她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为了提高巡护效率,骑马、骑摩托更是最基本的技能。

“我不会骑马,也不会骑摩托车,你们的队伍能接受吗?”

“没有什么是天生就会的,我们也是不断摔倒、不断爬起来的一个过程。”

当我以为她们只是天天骑着摩托、骑着马蹚水过河,包里还背着手钳子的时候,她们的歌声和舞姿成了峡谷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走到一处较为平坦的草滩,才让什吉提议大家休息一下,她告诉我尤其在夏季,蓝天白云绿草地,各种花儿都开了,队员们会准备好干粮,巡护累了就席地而坐,吃着唱着跳着,什么烦恼都没了。

说话间,一名队员嘹亮的歌声从幽静的峡谷传出,在空旷的山谷里尤为动听,尽兴时大伙拉着我的手开始跳锅庄。

此时,巡护路上的疲惫荡然无存,眼前的她们不只是巡护队员,也是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

这份工作之于她们,有时苦有时累,有时也充满了欢乐。当我以为巡护工作只有这些的时候,才让什吉说起了一件令她至今想起来都后怕的事。

一次巡护中,三名队员到林地里查看病虫害,没想到碰到了狼。就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杨忠看到后悄悄告诉大家有狼,大家吓得不敢动,才让什吉却解下身上的背包,狠狠地朝树干上甩来甩去,试图弄出很大的声响来吓退狼群,这一举动起到了作用,狼群离她们而去后,三人瘫软在地。

没有人烟、没有信号,野生动物时常出没,看似寻常的巡护,危险就潜伏在她们身边。自此,她们巡护都是5人及以上同行。

15674.19公顷的管护区域里,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道沟连着一道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支女子巡护队在风霜雪雨中走过,从来不曾退缩。甚至在向我讲起摩托车陷入泥潭,用双手刨出轮胎;劝阻浪山搭锅起灶的群众遇到辱骂时,她们都用轻松的玩笑话一带而过。

杨忠笑着说她们就是草原上的格桑花,才让什吉说她愿意做一枚开心果,给大家枯燥劳累的巡护过程增添点乐趣。而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新时代女性所展现的自信、乐观、无私和担当。

从体验之初的新奇,到结束之后的敬佩,让我对这支女子巡护队有了新的认识:她们不仅认识草原上的花花草草,而且能第一时间发现野生动物;她们不仅有着超强的耐力,还有着面对任何困难都乐观处之的强大心脏;她们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青阳沟区域的守护者,也是草原上的格桑花,在任何环境中,总能开出最鲜艳的花。

《青海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