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莽莽林海中,寒风呼啸,松涛阵阵,脚下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咔嚓”“咔嚓”响声,一派北国风光跃然眼前;

仙人谷之冬。
寂静村庄里,木门上的春联红彤彤,黄泥墙上挂满玉米辣椒,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种年代感瞬间把人拉回从前;
拍摄的现场,或全神贯注,或认真聆听,拍摄间歇,嘘寒问暖、答疑解惑接踵而至,一股热情的暖流令人心中感动……
这里自然禀赋丰富、历史人文厚重、影视服务优良,这里就是地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白山市,一座被誉为“天然影棚”的城市,正通过镜头讲述白山的故事。
在白山市取景拍摄电影、电视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林海雪原》《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旅伴》等数十部经典电影作品,为几代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美好回忆。近年来,《人世间》《狙击手》《冰雪尖刀连》《父辈的荣耀》等多部家喻户晓的知名影视作品陆续在白山取景拍摄。再到近期热播的《生万物》《归队》,在白山市拍摄的影视作品接连热播,在业内形成了“出作品、出精品”的良好口碑。大平台、大导演、大作品的持续进入,推动形成了独特的“白山影视现象”。
在这片蕴藏着无限可能的黑土地上,影视产业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影视产业发展实际,白山市加快构建高效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影视品牌、整合优质服务资源,全面优化影视创作服务环境。
绿水青山——打造“天然影棚”
春醒之时,泉水叮咚,高山草原萌发新绿;盛夏时节,林海翻涌化为无尽碧波;秋色浸染,五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林海宛如天然调色盘;寒风呼啸,皑皑白雪覆盖的高山、林海,则化身雪域仙境。这般的“吉美”之景,不仅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更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8月25日,在白山市取景拍摄的东北抗联题材电视剧《归队》在CCTV8播出。
“这里的山山水水,就像一个天然的摄影棚。”《归队》的美术指导王力刚说。
林海参乡,生态白山。地处长白山腹地,松花江、鸭绿江穿流而过,白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6%,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作为全国首家全幅员森林旅游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山水林田湖草齐备,山峰林立,江河纵横,峰奇水秀,被公认为地球同一纬度带原始状况保持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种基因库。
北纬42度冰雪黄金纬度带、长达6个月的雪期、1米以上的积雪深度,造就了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冰雪资源。
《冰雪尖刀连》美术指导王刚说起当初的决定时,对白山的冰雪资源仍赞不绝口:“只有白山的冰雪,才能满足我们的摄制需求。”
冰雪资源丰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拍摄《狙击手》时,全程取景于冬韵悠长的白山市。为贴近抗美援朝真实场景,导演张艺谋带领摄制组在长白山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实地拍摄,精益求精——“(要)拍一场写实性的战争,用假雪不如不拍!”最大限度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展现家国情怀。真实才最有力量,而白山的冰雪也全方位给予了摄制组以强大的支撑和完美的配合。
江源区仙人谷风景区是白山生态资源的典型代表,这里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是众多热播影视剧经典画面的诞生地。《冰雪尖刀连》于2023年1月4日在此开机,《生万物》的东北戏份在此取景拍摄,也是《归队》冬季的拍摄地。

临江市老秃顶草原景区四季景色各异,是观赏云海日出的绝佳地点。
“很多剧组来这里拍摄。派人来踩点时,看到这里的雪景和原生态的环境,非常符合影视场景,第一时间就决定在这里拍摄。”白山市江源区石人国有林场厂长邢贺龙对仙人谷的风景信心满满。
年代大剧《人世间》取景地之一,临江市老秃顶草原景区,以高山云海和独特的草甸著称。海拔1426米,山顶拥有一片约18万平方米的草地,类似光秃的头顶,故得名“老秃顶子”。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清新凉爽、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是观赏云海日出的绝佳地点。
拥有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生态文化资源禀赋,有东北抗联主战场、四保临江战役大本营、抗美援朝出征地后援地三个时期的红色资源禀赋,有支援新中国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禀赋,长白山农业、矿业、林业等产业发展遗存,加上厚重的影视文化底蕴,“四禀赋一底蕴”构成了白山发展生态影视产业独特的自然及人文优势,也成为各大剧组青睐的“天然影棚”。为东北题材,北方少数民族历史题材,东北边疆历史题材,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题材,矿山、林业、农业等众多题材、风格的影视剧拍摄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拍摄服务。
近年来,无论是年代剧《人世间》《父辈的荣耀》,还是战争剧《狙击手》《冰雪尖刀连》《归队》,外景取景都是看中了白山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东北抗联、抗美援朝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
“我们决定在白山拍,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杨靖宇将军战斗、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殉国的地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山市对我们剧组的大力支持。”《归队》的美术指导王力刚说。
服务保障——打造优质环境
“为保障剧组的拍摄,白山市各部门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茅熠是电视剧《归队》的联合出品人,白山市的优质影视服务环境让她印象深刻。

在白山市取景拍摄的电影《生还》,即将登陆全国院线。
“隆冬时节,外景地仙人谷大雪封山,严重阻碍拍摄进度。得知情况后,江源区立即组织人力、机械开展清雪,连续一个月,直到完成拍摄任务。”《冰雪尖刀连》制片人李建军回忆起拍摄情景时仍感叹不已。
良好的口碑,凭借的是全心全意的热心服务。
从成立市级影视产业协调小组,组建由县级和市直20余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到汇集10余家影视服务企业,踏查300余处影视外景地并建立数据库,培育1000余名业余群演队伍;从组建成立白山市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为剧组提供信息咨询、拍摄服务、配套服务、演员中介、设备租赁、宣传推广等综合协调性优质服务,到住宿、餐饮全心、精心服务,全市上下逐步形成服务影视产业的最优环境。

仙人谷之石林秋色。
“提供专门的停车区,为保障安全,安装摄像头。车辆需要充电和加水,专门重新铺设电路和热水管。冬季拍摄很辛苦,像热饭、热水,帮助采买物资等,一定要展示出我们白山人的服务和热情。”白山市七天酒店的店长王海英,得知《归队》在白山拍摄时,就想着要全心、热心做好服务。
“他们岁数都不大,照顾他们像照顾自己家孩子一样。”同样,同鑫宾馆的大堂经理代立萍,会把“孩子们”的衣服拿回家洗。
在《人世间》拍摄金坝村小学山洞场景时,洞口未通路,相关部门仅用2天新修了便捷通道;《冰雪尖刀连》《归队》剧组在白山实地勘景期间,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并协调有关部门为剧组提供库房、交通、住宿、医疗等保障。
“山上的雪很厚,我们帮助清雪,拉设备,安排专人看护车辆和设备。”江源区石人国有林场厂长邢贺龙说,能让家乡的美景被全国人民看见,做什么都行。
《狙击手》大年初四拍摄时遇大雪封山,相关部门仅用2个小时完成清雪。剧组负责人感激地说:“从未遇到这么贴心的服务。”
专业周到的服务、最优的拍摄环境,已在业内口碑相传、互相推荐,吸引全国知名剧组纷纷到白山取景。
乘势而上——打造产业高地
8月,电视剧《归队》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在白山多处取景拍摄。同样在8月播出的《生万物》,也选择在白山市江源区仙人谷风景区完成东北戏份的拍摄。在白山市取景拍摄的电影《生还》,即将登陆全国院线。

近年来,《人世间》《狙击手》《冰雪尖刀连》《父辈的荣耀》等多部家喻户晓的知名影视作品陆续在白山取景拍摄。
多维度突出亮点,正在成为白山市生态影视产业鲜明的特征。
借势而行、乘势而上。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厚重的历史人文、优良的服务环境,白山市高质量发展生态影视产业。
高位谋划,推动生态影视产业发展。他们把生态影视文化产业纳入全市中心工作发展大局,纳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目标任务。成立工作小组、研究相关政策、组建服务机构、充实精干力量,召开项目推进会,为重点创作项目协调资金。通过文化挖掘整理、文旅项目支撑、文化地标打造、影视基地建设,举办重大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等,为繁荣发展生态影视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多部影视剧组在白山拍摄期间,拉动地方住宿、餐饮、运输、建筑等综合消费约1.4亿元。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后,以“穿越人世间 四季游白山”为主题,白山设计了3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18处取景地,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拉动白山旅游持续火爆。
当地的影视行业同样在双向奔赴。白山市天一影视传媒公司作为本土企业,历经5年筹备制作,主投主控,拍摄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电影《东北战场的抉择——七道江会议》,填补了白山市立项、拍摄、制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空白。2023年10月,公司围绕长白山文化,以“人参娃娃”为主要形象,制作系列动画片,引领地方影视产业发展。
“白山是一座等待被镜头发现的宝藏之城。原始森林、火山地貌、峡谷溪流、四季分明的壮丽景色与森林绿意,构成无与伦比的天然摄影棚。”总经理朱长清热诚邀请全国乃至全球的影视剧组和投资者走进白山、了解白山、选择白山。

仙人谷之秋。
如今的白山,已成为众多导演心目中的理想取景地。从《人世间》的温情岁月到《归队》的铁血丹心,从仙人谷的静谧深邃到老秃顶的壮美辽阔,每一帧画面都在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长白山下、鸭绿江畔,白山市正以其无双的生态颜值与深厚的人文气质,向世界发出一张“光影请柬”。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绝佳布景;这里的风土人情、历史回响,皆为动人脚本。未来,白山将成立电影家协会,建设影视产业(基地)园区,引入微短剧拍摄项目,打造短剧拍摄基地……真正将“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编辑:孙 晨
初审:姬广忠
复审:李慧龙
终审:薛晓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