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航空人跨界挂职副县长 两年助力全县农产品销售额突破6000万

时间: 2025-08-13 20:45:00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一大早,金扬薪赶到位于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室简单安排当天工作后,立即前往普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与前来调研的航空下游企业进行沟通。

中午,来到距离县城20公里外的水井村与村支书在合作社吃便餐,饭间了解到村里农产品的销路对接有些不畅,金扬薪立刻放下碗筷,拿出笔记本作记录。

下午,一批由航空工业提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抵达当地企业,他前往查看设备使用情况后,又返回县政府办公室,进行工作总结。

马不停蹄,这是金扬薪在普定县挂职副县长时,一天的工作日常。

金扬薪 工作照

角色转变

80后航空人跨界挂职副县长

37岁的金扬薪,镜片后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透着亲和,为人谦和质朴。“他这个人很接地气,办事稳妥可靠。”这是与金扬薪共事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金扬薪1987年出生于云南,2009年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以下简称成飞)。2023年,受成飞组织委派,他前往贵州省普定县挂职担任副县长,为期两年。

金扬薪 工作照

普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被誉为“小水文城”,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天无三日晴,地无五尺平。

金扬薪坦言,初到普定时,他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从航空企业到地方公务员,从车间到田间,对新环境的不熟悉、对新工作的不了解,让他一开始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服输的精神,他很快就进入状态,积极投入到普定县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

工作照

深度嫁接“娘家资源”

打开农产品销路

外乡人成为“普定人”,最快的方式就是了解它。

挂职履新首月,金扬薪便一头扎进工作,潜心研读当地政策文件,足迹遍布全县各乡镇和重点企业。他深入一线,通过密集走访、多方座谈,在精准对接组长单位的基础上,迅速提炼出“5678N”这一清晰务实的工作思路,为普定县精准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来到普定县是6月份,差不多3个月后,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了。”在调研中,金扬薪发现普定县整个选育经济发展存在投资结构不优、消费活力不够、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高等情况。

作为成飞第一位派干部挂职乡村振兴工作的副县长,金扬薪深知,履职破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度嫁接“娘家资源”,精准聚焦当地发展战略,尽“企业所能,当地所需”进一步服务当地发展,解决民生愁盼。

村民直播农产品

普定县资源禀赋,在轻型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其中,茶叶、刺梨、藕粉这些不仅是当地著名的特产,还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多年前,全县农产品,比如茶叶、藕粉等,一直面临着规模小而散的尴尬境地。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示范生产,才能打开销路。”

挂职期间,金扬薪一方面将航空管理理念植入普定帮扶示范村;另一方面通过村企合作,成立现代化生产车间,以龙头企业基地为依托,汇集多方资源,将农副产品逐渐推向航空人的超市和餐桌。

水井村

村企合作

一万多份藕粉月饼订单如此交付

说起挂职故事,让金扬薪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23年6月,普定县示范村接到了一笔来自成飞的大订单——他们需要在一个月内,生产出一万多份月饼。

接到订单时,金扬薪立刻将好消息告诉了水井村的第一驻村书记蔡定雍。哪知道得到的回复是,“金县,这么大的订单我们村从来没接过,做不了啊!”“为啥做不了?”“生产设备跟不上”十余分钟通话,两人忧喜交织:忧的是产能和品控的难题,喜的是首遇大订单。

原来,通过调研,金扬薪发现,水井村资源禀赋,虽盛产藕粉月饼,却长期受困小散生产模式,过往订单多在200至2000份间,数量以万开头的订单史无前例。

“30天,20多名工人,如何在几十平米的小车间里赶制出一万多份藕粉月饼?”初到普定挂职,金扬薪就遇到了这道棘手的考题。但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金扬薪迅速将视角提升至全县层面,着手整合资源。通过密集走访摸排,他们发现县内一家龙头企业的现代化食品生产车间恰好能承接月饼生产任务。

关键突破口找到了!在金扬薪的积极斡旋与精准对接下,水井村与该龙头企业创新性地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设备共享与资源共享。水井村的生产线被迅速引入该企业标准化车间。短短20余天,一万多份藕粉月饼订单便高效、高质量地如期交付。

不过,金扬薪的解题不止于此。他说,“授人以渔”方为根本。2023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援建的现代化车间、农产品先进设备的不断升级,长期困扰产能的瓶颈迎刃而解。通过“娘家”渠道持续释放动能。普定农产品进驻天虹超市、成飞职工超市,同步拓展直播电商新赛道。两年间,全县农产品销售额突破6000余万元。

水母小学

用航空智慧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在普定县化处镇有一所小学叫水母小学,这是一所由县级教育部门举办的镇乡结合区公办小学,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帮扶的学校之一,2023年荣获“全国航空科普学校”称号。

五月初,挂职期满前夕,金扬薪带记者走进校园。航模图案铺满校园:路灯基座、教学楼外墙、楼梯扶手、运动场地面,处处可见飞机造型。“这个新跑道是集团帮扶上月刚修好的。”校长指着塑胶地面介绍,“原来地面坑洼严重,体育课都上不成。现在孩子们能在新跑道上踢球跑步,天天乐得蹦高。”

金扬薪指着操场上奔跑的学生说:“别看这里山高路远,孩子们心里装着大飞机。”依托航空帮扶资源,学校开设航空科普特色课程,用三维航模、飞行原理实验等教具,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着爱党、爱国、爱航空的种子。

帮扶成效不止于此。金扬薪推动开办劳务派遣“成飞班”,两年间定向输送30余名职校生进入成飞生产一线从事劳务派遣工作。同时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组织2000余名成飞员工到普定疗养,开通“康养+旅游”专线,带动当地旅游增收800万元。

金扬薪

眼下,挂职工作已经结束,两年里,金扬薪用航空智慧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定点帮扶工作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获得了多项国家级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公务员三等功等荣誉。

他说,“这些荣誉,是对人人奋进、事事争先、时时向上的新时代成飞人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