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合水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大棚甜瓜种植,培育成富民强村的“甜蜜引擎”。眼下,一个个大棚里硕果累累,奏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丰收乐章。

近日,记者走进吉岘镇九顷湾村的瓜菜大棚,圆润饱满的甜瓜掩映在翠绿的藤蔓间,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瓜农郭连明和妻子正在大棚里仔细分拣、装箱成熟的甜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种了一棚甜瓜,已经上市了,预计产量在1500斤左右,收入还可以。”
近年来,吉岘镇九顷湾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技术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同时,巧打“时间差”“季节差”,深度挖掘大棚瓜菜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加速实现。截至目前,吉岘镇九顷湾村已建成100亩、200多座设施大棚。

何家畔镇赵楼子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与交通优势,当地将设施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铁李川片区建成2栋4380平方米智能连栋日光温室、80座双拱双膜钢架大棚,通过技术升级,单棚收益从7000元跃升至20000元,还为村集体带来19.16万元分红,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何家畔镇赵楼子村村委会副主任魏正文说:“目前,我们村的甜瓜种植面积达到了50亩,年产量能达到10万斤左右,光甜瓜这一项,全村每年就能实现产值100万元左右。”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地域特色,创新“合作社+农户+企业”发展模式,从育苗管护到产销对接,全链条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从错峰种植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让大棚甜瓜抢占“鲜”机。今年,全县种植甜瓜1500余亩,预计产量3000吨左右,产值3000万元以上,一颗颗甜瓜正化作村民增收的“金果子”,铺就乡村振兴的“甜蜜之路”。
记者 杨安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李迪娜 王妃
编 辑: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