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市盐官镇
就有这样一对金婚老夫妻
妻子多年前突发中风
老伴不离不弃风雨相守
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细致照料
在高质量的陪护下
时光一晃就是17年
17年悉心照料,他无怨无悔
临近中午,在苏溪嘉苑颜家场的“新家”,群益村村民杜雨亭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功课”,他早早为老伴姚雪芬准备好了午饭,各种细节体贴入微:包子是老伴最爱的肉馅,细心地用剪刀切开,方便咀嚼消化,边上是插着吸管的水杯;床上的一沓硬纸板,吃饭时是“餐桌”,收起来便是杜雨亭的半边床;床边的架子上放着各种药,每天都要分门别类准时吃下。84岁的杜雨亭,尽管腰板已不再挺拔,但实打实的关爱分毫未减。


据了解,杜雨亭与爱人姚雪芬相识于年少,属于邻里乡亲,他年轻时就曾帮爱人照料对方父亲,结婚后更是扛起了家庭重担。年轻时,老杜是村里的能耐人,养蚕、种田都是一把好手,在妻子的协助下,家庭与农活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不太富裕,但日子过得甜蜜有情。可是2008年的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68岁的姚雪芬因中风而导致下身瘫痪。自此之后,杜雨亭再度挑起担子,悉心照料起老伴的生活起居,中间还遇到过不少波折。

“老伴总共有三次中风,转了三次医院,如果照顾不好的话人早就去了。”杜雨亭说,“久病成医”是句良言,这么多年下来,他从测血压、验血到测血糖、打针都亲力亲为,基本没出过错。

为了让老伴血脉通畅、血压正常,喂药打针之余,杜雨亭还自学了用调羹来刮痧,每天用调羹刮一次,确保疗效到位。如今,这对夫妻早已过了64年的金婚。杜雨亭曾对老伴承诺——“尽管放心,一切有我,吃喝拉撒这些我全都会服侍好你”。多年下来,诺言践行如一,老伴姚雪芬康复得不错,长了十斤肉,而老杜却瘦了十斤,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倾尽一切力量,陪到老陪到好
这几年,随着年岁渐高,杜雨亭也感受到了岁月的压力,但是得益于政府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和长护险政策,在日常照料上减轻了压力,护理员每个月有20天会上门帮忙,提供梳洗、剪发等服务,这让老杜一家在生活上的负担大大降低。

父母间的这份患难与共,也让和睦孝道的家风在子女间延续。大儿子杜元明表示,自己有空的时候,也会协助老爸帮妈妈刮刮痧,或是扶到凳子上坐着看看电视,自己年纪也有64岁了,但照顾老妈这种事还是要身体力行,也算是给小辈们做个榜样。

“我是农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老来的夫妻,你肯定要陪伴好照顾好。我觉得对老伴,就是要倾尽一切力量,陪到老陪到好。”贵在岁月相守,谈起对感情的理解,杜雨亭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话语虽朴素,却道出了婚姻的真谛。
本文由海宁日报微信公众号(ID:hainingrb)独家采访编辑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俞砚峰 吴劼伦 陈劼昊(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