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海珠以茶为媒,协作帮扶激活“茶香经济”

时间: 2025-05-23 12:55:00

5月22日,“山海携手·共富同行”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乡村产业园茶产品消费帮扶推介活动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

在深化“我在贵州有个园”消费帮扶行动中,海珠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以“粤黔山海情——我在贵州瓮安有茶园”认领计划为载体,举办结对帮扶对象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茶叶专场推介活动,为粤黔协作注入新动能。

签订帮扶协议,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海珠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福军表示,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海珠与瓮安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产业协作、消费帮扶等领域成果丰硕。尤其是在茶叶产业方面,创新实施“技术输血+产业造血”双轮驱动,成立了黔南州首个东西部协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破解瓮安茶叶加工瓶颈,带动当地茶产业迈入“快车道”。

活动现场,海珠区委统战部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工商联会员企业、侨商会企业家等统一战线成员,与中坪镇艾州村签订总额20万元的消费帮扶协议,涵盖茶叶定向采购、茶园认养等多元合作内容。通过前期精准对接供需两端,引导企业将员工福利采购、商务礼品定制等城市消费需求,与山区优质茶产业资源精准匹配,形成“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长效帮扶机制。

签订消费帮扶协议

在统一战线的牵线搭桥下,瓮安绿茶、红茶、白茶等特色产品正通过“线上认购茶园+线下直采茶礼”的创新路径,快速融入城市消费场景——企业定制员工福利礼包、设立专柜展销、开发联名茶品,个人认养“专属茶园”获得定制化采茶体验,形成“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帮扶生态。

作为帮扶行动的组织者,海珠区委统战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起工商联、侨商会、新阶联等统一战线资源力量,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对接机制。这种将企业社会责任、员工福利需求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做法,让“山海协作”从政府主导的单向帮扶,升级为市场驱动的双向共赢。

以投资协作谱写茶产业发展新篇

在海珠区委统战部的结对帮扶工作中,广州市森林子经贸有限公司的成绩尤为亮眼。这家8年全球扩张至500家门店的民营茶饮企业,在2024年海珠区委统战部的牵线下与中坪镇结缘,2025年初正式在瓮安开设贵州首店。该公司总经理黄朝杰带队与农户签订茶叶供货协议,计划将瓮安绿茶、红茶等特色品类纳入供应链体系,并在即将开业的成都旗舰店设立专属展示区,以品牌影响力赋能山区茶产业。

黄朝杰表示,企业将与中坪镇开展商用、零售等全方位深度合作,探索“茶叶+茶饮”创新模式,让农户不仅获得稳定订单,更通过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实现长效增收。这一举措预计可直接带动百余名农户参与茶叶种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瓮安茶叶从田间地头推向全国消费市场。

现场展示的茶叶产品

在本次活动现场,艾州村乡村产业园推介团队重点介绍了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茶叶种植优势、产品特色亮点,并就龙井工艺绿茶、蜜香红茶、东方美人茶、都匀毛尖、瓮安白茶、黄金芽等特色茶叶,从种植环境、工艺特点到口感风味进行全方位解读,展现了瓮安茶叶的独特品质与魅力。

“中坪镇党委政府立足禀赋优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重点打造了高山茶叶、林下中药材、冷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推动农旅融合,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现有投产茶园2.2万亩,年产茶1700余吨,产值超2.4亿元,已培育4家茶企,带动70名稳定就业人员及1200名季节性采茶工,人均日增收达150元。这次活动也是贵州省第一次以一个村的名义在茶博会上进行产品推广。”中坪镇党委书记张血介绍,艾州村乡村产业园的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类,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现场还展示了农副产品

近年来,海珠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引导民主党派、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积极投身帮扶协作,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聚焦贵定黄桃、瓮安茶叶产业等传统农特产品,依托“会展业帮扶机制”,推动由山区产品向黔南名品转变,通过开展技术支持、消费帮扶、产销对接等活动,切实赋能乡村振兴,累计帮扶资金超100万元。

文|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海宣

图|通讯员提供